详情
彭鴻昌:切曾輸卵管事故人力培訓需檢視,新問責制下管理層應負責人手不足
新闻热点资讯网
更新日期:2025-06-30 14:39:09

明愛醫院上周公布一宗醫療事故,稱一名48歲女病人在進行微創闌尾切除手術,被錯誤切除輸卵管。當時由一名正接受進階外科專科訓練的醫生進行手術,但手術期間曾出現滲血,並由一名副顧問醫生協助。

本身是外科醫生的醫療衛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今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大部分情况下可分辦輸卵管及闌尾,如發炎嚴重兩者形態較接近,但仍有方法分辨。他指當值的副顧問醫生除了止血外,應檢視整個手術,包括取走闌尾是否做好、手術期間病人小腸及其他部位損傷等。整個情况需視乎副顧問醫生、以及進階外科專科醫生的默契。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事故對於病人而言是難以接受。他亦指,當時受培訓醫生獨立負責手術,「手術似乎較複雜,非一般闌尾炎」,認為應關注人手編排上是否可以由涉事的進階外科專科訓練的醫生進行,相信需檢視人力培訓問題。

另外,醫管局上周公布擬實行院科兩級責任制,每間醫院行政總監、部門主管也需為醫療安全管理負責,並將人事任命權交給院長及主管,以撤換不達標員工,不達標者會被要求參加表現改善計劃等。

彭鴻昌示,以往出現醫療事故,會將責任及焦點放於前線醫護人員身上,但事故亦可能涉及部門管理、醫院整體運作等。如一間醫院知道事故風險後,另一間醫院應檢視有否同樣情况,如沒有檢視責任就在於管理層上。他指「如果明明見到人手不足有問題,一方面沒有積極人手、亦沒有挽留人才措施」,管理層級亦需負責。

彭鴻昌指,獎罰制度屬「新時代」,指公務員的問責制度正落實,公立醫院亦應有同樣做法。他指,醫管局應予公眾交代獎罰原因,例如醫護人員不合作、工作態度等,相信可令病人安全權責有清晰責任。

相關字詞﹕